立即下载
这个春节,没回家
2020-04-22 15:33:59 字号:

文/冷麦玲

春节前打包行囊,却在清明假期才回到家乡,这是进入不惑之年的我回家搁浅得最久的一次。总是不断承诺父母,等疫情控制住,我们就回来,哪知这样一等,就从漫天飞雪等到春暖花开。但最好的结果就是,疫情基本控制住了,取得阶段性胜利,老公终于有了假期,我们也一同踏上了回乡的路。

从读大学起,回家对我来说便成了一种奢侈,每年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大学毕业,我自作主张把自己留在了湘西,从此,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和机会就愈来愈少。常言父母养你长大,你陪父母变老,但事实是,儿时承欢父母膝下,长大的我却和父母千里之隔。交通不便,再加上又晕车,在外地工作的我基本上一年一回,好在老公理解,每年春节,都陪我回家和父母一起过年。

今年的春节有点特殊,因为一场疫情。还没放假,一天闲扯时老公对我讲:“因甲流余波未平,我跟市疾控中心的干部交流时,叫他们做好在工作岗位上过年的准备。”我当时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事情应不会那么糟糕。哪知后来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老公的话一语成谶。

春节的假期越来越近,而有关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也越来越多。但我依然按计划准备着春节给爸妈带的东西,吃的、穿的、用的,父母交待过的和自己想带的一样也没落下,大包小包堆在一起,只等放假启程。

春节假期终于到了,我们计划先回老公老家,陪90高龄的母亲过年,吃完团年饭再往我老家赶,从老公家乡到我家乡,近十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得马不停蹄地赶。到老公老家小住了两天,我们最关注的,就是武汉疫情的情况,形势越来越严峻,老公已计划好吃了团年饭就返回岗位上班,就在这时,四哥的儿子也接到返岗的通知,集合时间是大年三十上午九点。

吃完团年饭回到吉首已是下午,老公等不起我做晚饭,便匆匆返回单位,我做好饭便一直等他,哪知一等就等到2020年新年钟声敲响,直到凌晨一点,老公才回。接下来的日子,老公每天早出晚归,我和孩子则闭门不出,但会每天等孩儿爸爸回来问清情况再休息,孩子也是,他爸不回来他就不睡。

春节假期很快结束,但却又收到延长假期的通知。假期里,我也和社区干部一道上门上户摸排情况,看是否有武汉返吉人员,是否有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宅在家里,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了解疫情相关情况。整个假期,老公的忙和我的闲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初我不习惯,总感觉自己在这场战疫中当了逃兵,划算着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但后来想,宅好自己不添乱就是最好的了,天天早起为老公准备早餐,把家务做好,孩子带好,让老公不分心,安心做好工作,也算是我为这场战疫做的贡献。

从大年三十开始,老公基本每天晚上都是转钟才回,更谈不上双休,这样的工作模式持续了两个多月,终于慢慢有了改变。我起初弄不懂,老公为什么天天都要那么晚才回,心想白天工作都做好了,也没必要夜夜加班。后来问了老公才得知,每天晚上都要召开碰头会,再说下班早了怕有突发情况,就干脆每天等到十二点后大家才散,万一有事情也避免来回折腾。值得欣慰的是,工作虽然辛苦,但吉首市作为湘西州府所在地,是全省14个市州中唯一没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城市。

时间临近五月,上高中的儿子终于开学了。随着孩子们陆续开学,朋友圈一片欢呼,纷纷发圈庆祝“神兽”归笼。疫情终归会过去,生活也将回归正常。但在这个被疫情裹挟的春节,有些人却永远回不来了。经过这场新冠肺炎之战,也许我们应该悟出点什么,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生活来之不易,好好珍惜,不负韶华!

来源:吉首新闻网

编辑:彭卫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