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州民政局局长彭图瑜(左二)表示,将全力保障困难群众节日期间基本生活。
红网吉首站1月14日讯(记者 肖庆宾)1月14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举办“迎新春”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州民政局局长彭图瑜表示,将全力保障困难群众节日期间基本生活。
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做好驻军部队、军事单位、军休所等走访慰问工作,将新春祝福送给“最可爱的人”,营造双拥共建良好氛围。
按照“注重实效、选准对象、雪中送炭”的要求,州本级安排资金161.8万元,用于各县市区走访慰问重灾户、城乡低保户、重度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百岁老人、退役军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看望敬老院、福利院、光荣院的困难老人,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让流浪乞讨人员温暖过冬
两节期间,全面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提高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发现率、护送率和救助率。主动上街开展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对露宿街头、桥下、涵洞内的困难群众及时劝至救助站避寒,对不愿进站的人员实行现场主动救助,提供必要的御寒物品。与公安等部门加强协作,形成救助合力,做到应救尽救,应助尽助,确保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不受冻、不挨饿,平安过节。
截至目前,全州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52人次,其中未成年人2人,60岁以上老人51人。
加强资金物资保障,让困难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目前已向各县市区下拨2019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资金4.21亿元,冬春救助资金2000万元,棉被6600床、棉衣5500件,并按时足额发放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特困供养人员、孤儿生活保障等各项救助保障资金,使救助对象基本生活有保障。
妥善安排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及时发放冬春救助资金,扎实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全力确保因灾倒房户春节前搬进新居。
加强临时救助工作,对有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群众,及时予以救助。
开展养老福利机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提升服务对象的安全感
认真落实“一单四制”和《社会福利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强化安全防范措施,扎实开展用电、用气、用火安全宣传教育和隐患排查,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同时,要求乡镇敬老院、福利院、光荣院、慈爱园、救助站等基层民政服务机构认真落实防寒保暖措施,及时添置御寒衣物、棉被,及时维修、更换、添置供暖设施,确保特困人员、孤儿、重点优抚对象、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等民政服务对象安全、温暖过冬过节。
加强“两节”期间值班值守,提高救助应急保障能力
“两节”期间,全州民政系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各级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各机构安排人员值班值守;州县市各级救助管理站加强节日期间值班巡查,确保24小时待命。
同时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畅通信息渠道,落实备勤力量,确保一旦发生遭受低温雨雪冷冻天气等紧急突发事件或遇到重要紧急情况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应对。
记者:哪些对象可申请临时救助?申请审批程序有哪些?救助标准是多少?
答:1.申请临时救助的对象是指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
2.申请的程序是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临时救助申请。经审核、公示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救助金额较小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批。情况紧急的,可以按照规定简化审批手续。
3. 救助标准一般为当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至6倍。
来源:吉首新闻网
编辑:肖庆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