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坐落于武陵山脉腹地的山城,一个曾经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的荒野之地。近年来,在项目兴市、改革兴市、实干兴市“三个兴市”发展思路的引领下,吉首市大力推进交通突围、城市提质、产业攻坚、民生升温“四大工程”,瞄准“武陵山片区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城”目标,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正逐渐建设成为30多万土家、苗、汉各族儿女安居乐业、繁荣和谐发展的幸福之城。人民群众安享幸福生活的背后,凝聚的是一群无私奉献“公仆”的默默付出和努力,吉首市司法局马颈坳司法所所长向丽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一、“小丫头”心存大能量 尽显共产党员本色
向丽工作的马颈坳镇位于吉首市北端,居住着3.2万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各族群众。因为长期闭塞落后,这里民风彪悍,镇情错综复杂,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农民过去常常因田地、山林引发矛盾和纠纷,甚至发生群体性械斗事件。82年出生的向丽初到马颈坳镇司法所工作时还不到30岁,身材娇小的她在农村做司法调解时经常面对的是五大三粗且蛮不讲理的农民。特别是在一些横惯了的乡霸、村霸眼里,向丽就是一个弱不禁风的“黄毛丫头”,翻不起多大风浪。可就是这样一个一点都不起眼的“小丫头”,因为心存正气,手执法纪,时刻不忘共产党员和司法工作者的责任使命,让目无法纪的刁横者认了输、服了软。
在农村,田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2013年,马颈坳镇团结村60多岁已经丧失劳动能力的五保户梁大爷找到向丽哭诉:十年前,他和原村长石某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把家里的田地承包了出去。当时,石某支付了1千元的承包金。现在田地被高速征地,石某把田地的征收款领走了。在核实了事情的真实性后,向丽义愤填膺,找到石某帮助梁大爷讨要征地款,石某扬着当年签订的土地承包合同,强词夺理地说:征收地已经转卖给我了,白纸黑字、签字画押,这块地就是我的,征收款就该我拿!尽管向丽对石某进行了多次关于土地征收政策的宣讲和法律知识的解释,但石某不仅不听,还撂下狠话:字据就在我手中,大不了我们法庭上见!见此情形,熟读政策且深谙法理的向丽没有退缩,在律师的协助下,终于帮助梁大爷拿回了属于自己的征地款。事后。梁大爷每次都亲切的称呼向丽为“向丫头”,把她当做自己最亲的人,并常对人说“多亏了向丫头尽心尽力帮助我,不然我这后半辈子怎么活。”
二、用心用情 化干戈为玉帛
曾就读于吉首大学医院学临床专业的向丽在工作两年后重回母校选择了法学专业再次学习。她的这一做法一度不被家人和朋友理解,一些朋友还经常半开玩笑的称她为“女鲁迅”。每当这时,她都会认真解释,学医诊治的是身体,学法能诊治心灵。不过,在工作中,向丽总是能把学医的细心和耐心用到基层的司法工作中去,让两门专业都有用武之地。乡镇的司法工作“多”、“小”、“杂”,但是她从不叫苦叫累,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当成大事来对待。2012年,向丽怀孕,本来只需负责单位的内勤工作便可,但她为了尽快熟悉基层业务,帮助群众化解矛盾。于是这年,在马颈坳镇的各个村寨经常可以看到一名挺着孕肚奔走在乡村宣讲法律知识,调解矛盾纠纷的姑娘。在马颈坳镇司法所工作期间,向丽的足迹踏遍了全镇,把国家的法律、党的政策和自己对人民的一片真情送到了群众心中。
2014年2月底,外地人曾某骑摩托车将马颈坳镇一村妇谭某撞伤,造成左上腿骨折。双方来到司法所,希望通过司法人员帮助协商处理赔付事宜。在得知曾某积极送伤者入院治疗,并支付了全额医疗费用后,向丽与双方分别谈话,了解意愿。受害人要求赔付高额后期医疗和营养费,但肇事者经济状况不好,加之前期付了3万多元医疗费,无法满足受害方要求。为了确定一个合情合理合法、且双方都能接受的金额,向丽从上午9点开始和双方进行沟通,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引导相互理解。在调解过程中,向丽突发急性阑尾炎,但她始终强忍疼痛,陪着笑脸给做工作。直到下午4点,伤者家属才让步:“本来我想他是外地人,要让他长点记性,但是司法调解员忍着病痛做工作,就是想为大家解决问题,我同意调解意见。”这时,向丽才匆忙赶往医院。主治医生看到检查结果后惊呼:“你再来晚点,坏死的阑尾就要穿孔,严重会导致死亡!”
三、牢记初心使命 不忘为民情怀
“将心比心,以心交心”。向丽认为,基层司法工作要的不仅是能力,更需要的是要有为民解忧的情怀。她始终把真情融入受援群体,甘当百姓权益的守护者。在法律援助工作一线,她力所能及地给群众提供帮助。
2016年,17岁的小吴因抢劫罪接受社区矫正2年。在接受矫正初期,因犯罪辍学后的他一度迷茫,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于是长期在网吧吃住,沉迷于网络,甚至要和家人断绝关系,小吴的母亲无计可施。在一次走访中,向丽得知小吴的情况后,她先是找到镇上的网吧向工作人员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上网的法律法规。随后,她又找到小吴,让他帮助孤寡老人、五保户打扫卫生,帮忙整理法律法规的笔记。每当完成一项矫正任务后,向丽总会留点时间,同小吴聊聊天,用真情将一度迷途的“羔羊”拉回正途。几个月下来,小吴变了,不仅主动帮助家里干农活,还翻出弃之已久的书本,在空闲时学习。看到儿子的变化,吴妈妈感动得热泪盈眶。小吴感慨的对妈妈说:“是丽姐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找回了迷失的青春”。
自2011年到马颈坳镇司法所,向丽一干就是七年。在2500多个日夜里,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先后在全镇组织法治宣传百余场次,指导、参与调处矛盾纠纷580余起,协议赔偿金额约300多万元,防止“民转刑”案件20余件。帮助3名未成年人重返校园,全镇74余名社区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且无一人重新犯罪。2014年马颈坳司法所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规范化司法所,2016年马颈坳司法所获评为全省模范司法所。2015年,向丽被评为全省“最美人民调解员”、2016年被评为“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并多次获得州、市嘉奖。
大山深处有玫瑰,铿锵绽放留清香。向丽说,每当看到面临决裂的夫妻破镜重圆,遭子女遗弃的老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矛盾双方由怒目相向到握手言和,她都为自己是一名基层司法工作者而自豪,对于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把吉首这座山城变得更加美丽、和谐、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红网吉首站|0
编辑:田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