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吉首站12月16日讯(吉首市广播电视台 陈 芳)在双塘工作办大兴村,预备党员陈平经营的的黑木耳产业是风生水起,已经成为双塘大兴的脱贫致富支柱产业。这些天,黑木耳基地的黑木耳已经采摘完毕,放入了一旁新装修的大棚内进行晒干。
陈平表示,他发展这个产业得到农业局、移民局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现在产业发展相当好。年前收入可以有一万多斤干木耳,经济收入达到八十多万。
在几处温室大棚内,一包包的黑木耳废料整齐地摆放在棚内。陈平介绍,这是今年新试种的平菇,俗称冻菌。“这些黑耳废料可以加工肥料。这个黑木耳废料我拿来加工做平菇,每天都要给市内、乾州送几百斤平菇出去。黑木耳现在属于第一次到第二次冬季采摘,一共可以采九次。每个菌棒可以收入两到三两干木耳,利润相当高的。”
带着对家乡发展的憧憬与个人才华施展的抱负,陈平2007年回到家乡创业,做起了特色海狸鼠养殖,2008年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扩大养殖规模,并在村里发展了几户养殖户。2013年在移民局的大力支持下,又开始养殖栽培黑木耳。
大兴村黑木耳长势喜人
“致富不忘乡亲”,党建引领精准脱贫,由于陈平的“传、帮、带”,大兴村的黑木耳养殖得到迅速发展。2015年在他的示范作用下,村里成立了新龙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达60余亩,投入约120万元。合作社一方面通过发放菌种菌包的模式,给农户和贫困户免费提供栽培技术,村民得以直接投入种植业生产;另一方面,有劳动力的村民直接在黑木耳种植基地劳作,就地解决了一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目前,全村69户238名建档立卡户中,29户110余人已投入黑木耳种植业。
“他这个事业在我们村里搞得有特色,带动了一些建档立卡户到这里面给他做工。有些非建档立卡户也到给他做工,所以带动了一大批的老百姓。到今年年底到他这里做工很可能上万元的收入。”村干部这样评价陈平。
在创业和致富的道路上,陈平深深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上他不断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积极上进,努力向党组织靠拢。决战2016,决胜2017,对于全村的脱贫发展,陈平心中已有了打算。
“我准备明年继续配合政府,把这个黑木耳产业基地搞好,带动一批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争取到2017年全部脱贫。”陈平说道。
来源:红网吉首站|0
编辑:田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